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 宗旨-主愛人 尊重生命
::: 字體字級:  較小字體   預設字體   較大字體
捷徑位置:首頁 >> 訊息專區 >> 衛教資訊
:::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心導管 診斷治療都好用 / 游皓鈞醫師

張貼日期
2018-10-18
張貼單位
心臟外科
內  容

 隨著醫學知識及科技的進步,原本以協助診斷為主的心導管,已逐漸轉變為第一線的治療利器,為許多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療品質。

 最早的心導管技術源自於1929年的德國,一位富有開創性實驗精神的25歲年輕醫師Werner Frossman,偶然間看到一幅科學家將塑膠管深入馬的心臟、以量測血管壓力變化的素描,深受啟發,便將導尿管自手臂的靜脈一路推進心臟,並利用正起步的X光技術拍攝下來,成為歷史上第一張心導管片。

 1941年,法國科學家André Frédéric Cournand與美國科學家Dickinson Woodruff Richards, Jr.合作,使用心導管技術量測心輸出量,成為以心導管作為診斷工具的世界首例。後來Frossman、Cournand及Richards於1956年因此同獲諾貝爾獎,以表彰他們對心導管技術的開拓貢獻。

 從此心導管技術便一路蓬勃發展,如今對於心臟內科醫師而言,心導管不僅可以幫助測量及診斷肺動脈壓力、主動脈壓力差、瓣膜逆流情形及冠狀動脈疾病,更可以在符合條件的病人身上進行介入性治療,例如裝設冠狀動脈支架或氣球擴張術,大幅降低了病人需要開刀鋸胸、接受主動脈繞道手術的機率。

 實證醫學也證明,在急性心肌梗塞發生時,心導管可以是第一線的救命工具。例如,治療心律不整的電生理燒灼術、節律器置放及去顫器植入,都需要在設備完善的心導管室中才可以完成。

 至於傳統屬於外科手術的心臟瓣膜疾病,近年來也逐漸改變了治療風貌。在治療嚴重的主動脈瓣狹窄時,對於一些高齡、不適合接受重大手術的高風險族群,目前已能做到不需要打開胸骨,利用心導管技術即可置換新的主動脈瓣,而病人只會在腹股溝留下三公分左右的小傷口。

 當然,心導管技術也讓外科得以進入微創的領域。過去,腹主動脈瘤一旦破裂,死亡率極高,病人常須接受開腹手術處理,但其手術疤痕長、流血難控制、術後腸胃蠕動恢復也較久,現今利用心導管技術修補腹主動脈瘤已成為主流,而在乙型胸主動脈剝離的治療上,以心導管放置主動脈支架也逐漸成為趨勢。

 針對周邊動脈疾病,過去外科醫師都會在病人身上到處尋找可用的血管,幫病人重建循環,好讓病人活動順暢、避免截肢的風險,可是手術本身的傷口大、術後恢復時間也長,而心導管技術讓血管外科醫師有機會利用支架及氣球擴張術作為治療的第一步,其後再選擇傳統手術。

 對於洗腎廔管反覆阻塞的病友,血管外科醫師可以同時利用傳統的手術技巧,取出血栓、重建血流後,再以心導管技術找出狹窄的血管,進行氣球擴張或支架置放,延長洗腎廔管的壽命,這就是所謂的混合手術技巧。

 另外,對於部分腦血管瘤的病友,神經外科或影像診療科醫師也可以利用心導管的技術,將解剖構造合適的血管瘤加以栓塞,降低病友接受開顱手術的風險,甚至直接免去開顱手術。

 心導管技術是血管內介入性治療的進步,代表醫師與病人追求更良好的術後復原及生活品質的決心,但再好的治療,仍須取決於正確的診斷,以及醫病之間的互信、討論,才能找出最好的治療手段。不論是藥物、介入性治療或是手術,心導管技術無疑為心血管相關疾病提供了一項利器。

 
︾開啟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