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 宗旨-主愛人 尊重生命
::: 字體字級:  較小字體   預設字體   較大字體
捷徑位置:首頁 >> 訊息專區 >> 衛教資訊
:::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慎食端午粽 腸胃保健康 / 林煜峻醫師

張貼日期
2019-06-23
張貼單位
胃腸肝膽科
內  容

 每到端午節,各式各樣的粽子紛紛出籠,美食當前,常有人不知不覺吃了太多粽子,造成上腹悶痛、消化不良、脹氣或排便不順等情況。因此,老人、小孩或是有腸胃疾病、膽結石、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宿疾的患者,粽子最好淺嚐即止,並搭配適量的新鮮蔬菜,以避免腸胃不適的情況發生。

 粽子一般以糯米為主材料,但糯米的黏性高,不容易消化,再搭配鹹蛋黃、五花肉、花生、蝦米等高油脂的餡料,更容易使食物滯留在胃部,刺激胃酸分泌。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食道逆流等疾病者務必要謹慎食用;而有膽結石、膽囊炎或胰臟炎的患者,也最好少吃。

 高蛋白、高脂肪的粽子也容易刺激膽囊收縮,引起膽囊發炎,還可能干擾胰臟酵素的分泌,引發胰臟炎。而民眾吃粽子常添加醬油膏、甜辣醬等沾醬,雖然能增添口感風味,卻會增加熱量、鹽份、糖份的攝取;辛香類的佐料,也容易刺激腸胃道的黏膜,造成消化不良等腸胃不適毛病。

 此外,粽子的膳食纖維較少,內含的糯米、香菇、肉塊都不容易消化,若是吃東西沒有節制,又不細嚼慢嚥,還可能引發便秘、腹痛,甚至腸堵塞或壞死,所以老年人、腹部動過手術、腸沾黏患者要儘量少吃粽子;且吃粽子的時候,要記得增加纖維攝取,以維持腸道通暢。

以下是幾點健康吃粽的技巧,提醒大家注意:

節制份量
 粽子好吃,熱量也高,一顆就約400~500大卡。每天最好不要吃超過兩顆粽子,若是有特殊慢性病的患者,建議淺嚐半顆就好,或選擇體積較小的粽子。而且只要吃了粽子,飯麵等主食與肉類就應該少吃,才不會增加胃腸的負擔。

健康食材
 可以用蕎麥、薏仁、糙米等其他穀類取代糯米;餡料也儘量選擇纖維含量高的,如竹筍、雪蓮子、筊白筍、紅蘿蔔等;並將蛋黃換成栗子、地瓜、南瓜等食材;以瘦肉、豆製品、杏鮑菇取代五花肉,減少飽和脂肪及膽固醇的攝取。

搭配纖維
 粽子應搭配蔬菜一起食用,增加纖維質攝取,才能刺激腸胃蠕動、軟化糞便,改善便秘問題。飯後也可吃些富含酵素的水果,如木瓜、奇異果、鳳梨等,促進蛋白質分解吸收,以加速胃部排空,幫助消化。

趁熱食用
 粽子要煮熟並趁熱吃,不妨搭配熱茶或熱湯食用。因為粽子冷卻後會變得難消化,如果搭配冷飲一起下肚,更會讓粽子的糯米凝固,容易消化不良、脹氣。

不加沾醬
 好吃的粽子不沾醬也可以很美味。沾醬的熱量、含鈉量通常過高,對有高血壓、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是增加負擔。

 提醒大家,在品嚐美味粽子的同時,留意以上飲食原則,搭配適度的運動,就能夠腸胃輕鬆無負擔,健健康康過端午。

 
︾開啟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