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 宗旨-主愛人 尊重生命
::: 字體字級:  較小字體   預設字體   較大字體
捷徑位置:首頁 >> 訊息專區 >> 衛教資訊
:::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肺結核 規律服藥可根治/ 姜伯頴醫師

張貼日期
2021-01-12
張貼單位
胸腔內科
內  容

結核病是一種全球性的慢性傳染病,由結核分枝桿菌所引起,在未開發及開發中國家尤其盛行。而在臺灣,一年四季都有病例,男性發生率比女性高,老年人發生率又比年輕人高。

 結核菌是一種好氧性的抗酸性細菌,進入人體後,未必會立即產生反應,大約95%的人首次感染時,會因為身體免疫力而不發病(稱為潛伏結核感染),但日後可能因為再次感染而發病;只有5%的病人在第一次感染結核桿菌時,病菌便透過血液、淋巴液散播,造成肺結核或肺外結核(如結核性腦膜炎)。

 結核病主要經過飛沫與空氣傳染。肺結核的傳染方式分為直接與間接兩種:

一、直接傳染:直接吸入開放性結核病人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自口鼻噴出來的飛沫,此為最主要的傳染途徑。

二、間接傳染:間接吸入漂浮在空氣中含有結核菌的飛沫,常發生在空氣不流通的室內。或是間接吸入附著有結核菌的塵埃,這些塵埃多半來自於被病人痰液汙染的地板、衣物或被褥等。

 結核病的傳染通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而與病患密切接觸的時間長短、通風環境是否良好,都是影響被傳染機率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每一個接觸到結核菌的人都會得到肺結核,只有在抵抗力較差時,受到結核菌感染,才會較容易發病。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千變萬化,初發病時往往沒有明顯症狀,且過程緩慢,時好時壞,甚至侵犯的器官不限肺部,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都會使診斷更加困難。在臺灣,較常見的肺外結核是淋巴結核及骨結核,其次為結核性腦膜炎,但其發生率都遠比肺結核來得低。

 臨床上,病人常見的症狀有咳嗽、胸痛、體重減輕、倦怠、食慾不振,發燒、咳血等。但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腔疾病亦會出現,故只能作為診斷參考。若要確診結核病必須綜合臨床表現,加上放射線檢查,最後再以實驗室檢驗加以證實,才算完整。因此如有疑似結核病症狀(如咳嗽超過兩週),宜儘速就醫。

 目前診斷結核病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細菌學檢查:經由驗痰發現結核菌,目前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痰裡有結核菌的病人,因為具有傳染性,也是結核病防治的重點對象(稱為傳染性結核病或開放性結核病)。痰液的細菌學檢查一般採用塗片抗酸菌染色及結核菌培養兩種方式,痰塗片可偵測出痰中細菌量大的病人;而痰塗片陰性者,有可能是痰中細菌量小,則可藉由痰培養發現細菌。研究顯示,同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的二倍以上。

2、胸部X光檢查:如果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再加上病人的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的數據,作為肺結核的臨床診斷依據(稱為非傳染性結核病或非開放性結核病)。

3、病理切片: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恐須透過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物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一經確診,只要給予適當的抗結核藥物治療,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痊癒,但若不治療,則在3年內,約有一半病人會死亡。如果是具有傳染性的結核病,在多種有效的抗結核藥物治療2週後,即可大幅降低傳染力,持續服藥至少6個月以上,便可完全治癒。因此,如有疑似結核病症狀,應儘速就醫。

 服藥後,尿液、汗液、淚水或分泌物等呈橘紅色,這是藥物代謝的正常現象。通常用藥後小便顏色較深,但會逐漸變淡,最終恢復正常。若全天都是深色尿或全身黃疸,應立即回診檢查。若有噁心、嘔吐、全身發癢、皮膚紅疹或視力模糊等不適,切勿自行停藥,需立即回診請醫師診療或調整藥物。

 另外,病人千萬不能因為覺得症狀改善,就自行減少藥量或停藥。用藥調整應遵從醫師的決定,擅自減量或停藥,容易使結核菌產生抗藥性,甚至使病情惡化,導致要花更多的時間治療。而為避免治療中斷、導致治療時間延長,建議患者皆應納入「都治計畫」。

 所謂都治計畫(簡稱DOTS),是因為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且有些人可能會有不舒服感或副作用,影響服藥順從性,所以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再走」,關懷結核病個案整個服藥治療過程,便可有效降低抗藥性的產生,提高治癒的成功機率,重拾健康。

 
︾開啟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