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 宗旨-主愛人 尊重生命
::: 字體字級:  較小字體   預設字體   較大字體
捷徑位置:首頁 >> 訊息專區 >> 衛教資訊
:::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黏膜篩檢 及早偵測口腔癌 / 陳怡志醫師

張貼日期
2018-02-19
張貼單位
家庭醫學科
內  容

 一名中年貨運司機,從年輕時就習慣一邊開車、一邊嚼檳榔提神,香菸更是不離身,長期下來漸漸感覺張口困難,近日發現右頰出現潰瘍,傷口長達兩個月都無法癒合,就醫檢查後,發現原來已罹患口腔癌!

 根據衛福部的死因統計,惡性腫瘤近三十年來都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口腔癌佔據癌症死亡率第五位,單就男性而言,更高居癌症發生率第四名,成為近十年來台灣男性發生率與死亡率增加速度最快的癌症;而食道癌亦明顯年輕化,平均死亡年齡只有58歲,較過去降低6歲。

 值得注意的是,在台灣,口腔癌及食道癌的發生都和檳榔、香菸有關,而且口腔癌的患者經常也有食道癌,口腔癌的平均死亡年齡更只有56歲,是所有癌症中最年輕的;且據調查,百分之八十八的口腔癌患者有嚼食檳榔習慣,「十個紅唇族、九個口腔癌」,成為不容忽視的健康議題。

 根據研究,檳榔中的檳榔鹼、檳榔素可能引起細胞突變,已被證實有致癌性,而荖花、荖藤等檳榔配料亦含有致癌性化學物質,石灰也會在口腔中形成高鹼性環境,破壞口腔黏膜表皮,導致細胞不正常增生、變異,進而產生口腔癌。近年檳榔攤林立、嚼食人數增加,加上抽菸、喝酒,都導致口腔癌死亡率直線上升。

 近5年來,國內口腔癌增加近3成,高居25歲至44歲青壯年男性癌症發生率首位。口腔癌的發生與口腔長期受刺激而致細胞變性有密切關係,其中又以嚼食檳榔為最主要原因,紅唇族若合併有菸、酒濫用,口腔癌發生率將是常人的123倍,即使僥倖保住生命,卻可能造成顏面、口腔損傷、變形,使得咀嚼、語言、表情等口腔功能喪失。

 臨床統計顯示,台灣民眾口腔癌主要發生部位,五成集中在舌部與頰黏膜組織,由於口腔癌初期少有症狀,也不會感到疼痛,當民眾發現痛感時,往往已是第三期以上的癌症,治療難度增加很多,可惜多數人並不清楚什麼是口腔癌的癌前病變,因而錯失治療先機。

 口腔癌雖可怕,卻很容易在早期出現徵狀時被發現,若能早發現、早治療,治癒機率很高,也比較不會留下後遺症。民眾除了平常應拒絕檳榔的誘惑,也可在每次刷牙後,翻看舌頭兩邊、唇、雙頰黏膜有無白斑,摸看看是否比較粗糙,再用舌頭觸碰口腔表面,感覺是否出現像粗繩的纖維化組織,一旦發現有白斑或纖維化組織,一定要盡快就醫,以免造成癌化的憾事。

 目前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嚼食檳榔、吸菸的民眾兩年一次免費口腔癌黏膜篩檢,由醫師目視或觸診口腔黏膜,觀察有無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病兆,不會疼痛,也沒有副作用。口腔黏膜檢查除可早期發現口腔癌,更能找出癌前病變予以適當治療,從而阻斷癌症發生,並藉由衛教,勸病人戒檳榔、戒菸,以改善輕微或淺層的病變,並減少日後再發生癌前病變與癌症的風險。

 民眾檢查前,請記得先將口腔清洗乾淨,但所有檢查都非百分之百準確,如果民眾口腔有潰瘍超過兩週未痊癒、口腔黏膜出現不明硬塊或紅斑、白斑,都應及早到醫院檢查。切記,吃檳榔的高危險群、或慣用菸酒者,皆應及早戒除,並定期做口腔黏膜檢查,「檳榔不入口,口腔癌遠走」。

 
︾開啟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