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 宗旨-主愛人 尊重生命
::: 字體字級:  較小字體   預設字體   較大字體
捷徑位置:首頁 >> 訊息專區 >> 衛教資訊
:::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B型肝炎疫苗 接種知多少 / 楊焱羽醫師

張貼日期
2018-02-20
張貼單位
家庭醫學科
內  容

 最近適逢開學季,許多學校的新生在入學體檢時,會遇到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抗體為陰性的結果,而不少初入職場或轉換工作的社會人士,在到職體檢中也發現同樣問題,許多人都會心生疑問:是否應該補接種疫苗呢?

 根據疾病管制署今年一月份的解釋,傳染病防治諮詢會在2009年即建議,如果發生上述情況,B型肝炎感染高危險群可以自費追加1劑疫苗;然而,一般民眾若已依照時程完成B型肝炎疫苗接種,但檢驗時卻發現B型肝炎表面抗體為陰性,則無需再追加接種疫苗。

 至於那些族群屬於B肝感染的高危險群呢?首先,應先了解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主要是受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液、體液,經由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這又可分為垂直傳染及水平傳染兩種途徑。

 所謂垂直傳染,是指B型肝炎帶原的母親,在生產前後將B肝傳染給新生兒;水平傳染則指帶有B型肝炎病毒的血液、體液,進入皮膚傷口或黏膜而傳染,包括穿耳洞、刺青、輸血、打針、針灸、共用刮鬍刀等,都有傳染風險。

 因此,B型肝炎的高危險群包括:1、疾病相關:血液透析、器官移植、接受血液製劑治療、免疫不全、其他慢性肝臟疾病(含C型肝炎)等患者;2、生活環境或行為相關:性伴侶或共同生活家人是B型肝炎帶原者、多重性伴侶、靜脈注射藥癮者、身心發展遲緩機構的住民等;3、工作相關:身心發展遲緩機構工作人員、醫療衛生工作者等。這些人皆建議可自費追加1劑疫苗。

 在台灣,民國75年7月以後出生者,大多已經依規定時程完成B型肝炎疫苗接種,但是時隔多年後,其體內的B肝抗體有可能降低,導致血清抗體檢測呈現陰性。不過,依據多項大規模長期世代追蹤研究顯示,多數檢測結果呈陰性者,其細胞性免疫力並未消失,體內仍舊有免疫記憶存在。

 最新研究指出,疫苗接種後30年,即使體內的抗體消失,88%的人對於B型肝炎病毒感染仍具有保護力。因此,台灣傳染病防治諮詢會的建議為:非高危險群無須全面追加,但特殊個案可以自費追加1劑。

 由於個人是否屬於高危險群,其狀況是可能改變的,有時候因為轉換職業、性伴侶、或有新診斷疾病,因而成為高危險群;所以,在改變的時機點,不妨加做抗體抗原檢測,並依結果決定是否追加疫苗。預防B型肝炎感染,除了接種疫苗外,落實相關防護措施也很重要,平時應該避免與他人共用刮鬍刀、牙刷、毛巾、針頭、指甲剪等,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並避免多重性伴侶、保持安全性行為,才能有效降低B型肝炎感染風險。

 
︾開啟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