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 宗旨-主愛人 尊重生命
::: 字體字級:  較小字體   預設字體   較大字體
捷徑位置:首頁 >> 訊息專區 >> 衛教資訊
:::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腦中風復健 恢復能力關鍵 / 廖昱昕醫師

張貼日期
2018-02-20
張貼單位
復健科
內  容

 全世界每年有將近一千七百萬人發生中風,其中三分之二的病患會留下神經損傷的後遺症,因此,腦中風也是造成國人失能及殘障的主因之一。

 腦中風產生的後遺症五花八門,包括:認知功能障礙、視覺障礙、吞嚥障礙、語言功能障礙、運動功能障礙(含肢體無力、平衡協調障礙、肌張力異常)、日常生活功能障礙、情緒障礙、感覺異常、疼痛等。

 這些腦中風的後遺症會造成患者的活動限制及參與侷限,進而導致失能及殘障的狀況。推估台灣每年約有一萬七千人因為中風而導致日常生活失能,占高齡失能者達51.2%的比率;而在新北市,估計每年也有7611位市民發生腦中風,其中有1880位患者會產生失能的狀況。

 復健的目的是希望透過治療,促進復原,協助患者適應失能,充分發揮剩餘的生理機能,同時避免併發症產生,增進生活獨立程度及重新適應生活的能力,讓患者盡可能重拾原有的家庭生活、工作能力及社交環境,以提升生活品質。

 腦中風依照發病時間可分為急性期、急性後期(或稱亞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期指的是腦中風發作後的初始階段,急性後期則指急性期出院後的階段,之後則都歸為慢性期。

 急性期的腦中風病人在病情穩定、無醫療上的禁忌時,即可開始復健治療,此階段的復健強調儘早活動及正確擺位,以避免深層靜脈栓塞、關節攣縮、預防壓瘡等併發症產生;另外,需評估吞嚥功能,防止吸入性肺炎。

 當病患神經功能及生命徵象穩定後,便進入急性後期照護,此階段應由跨專業團隊評估介入,進行復健治療(含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及吞嚥治療),其目標在促進神經修復或重新整合、訓練日常生活功能,減輕照顧者負擔,並增加患者的獨立性。復健治療的地點可在醫院的復健科病房、復健醫院、居家;治療期間則視病患的失能狀況及復健進展而定,一般介於3至6個月間。

 當患者的功能進步狀態呈現平緩時,便是急性後期結束,開始進入慢性期。慢性期主要在進行維持性的復健,包括門診復健、護理之家復健、居家復健等,其目標是將患者的功能發揮到最大的程度,並增進其生活品質。病患的情況若能持續進步,治療便應繼續進行。

 腦中風是腦神經細胞損傷,以致造成身體功能喪失,雖然腦神經細胞受傷後無法再生,但透過積極的復健治療,誘發大腦神經細胞產生新的連結,神經仍具有「可塑性」,可以重新學習喪失的功能,或利用功能代償機制來取代失去的功能。所以,中風復健是項長期抗戰,需要患者自身投入的意願和心情調適,持續訓練學習,也需要家人和環境的支持,才能達到功能恢復及增進生活品質的目標。

 
︾開啟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