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 宗旨-主愛人 尊重生命
其他專科小兒科
其他專科形象圖片
字體字級:  較小字體   預設字體   較大字體
::: 專家開講
::: 捷徑位置:首頁 >> 訊息專區 >> 專家開講
專家開講
 
專家開講內容
標  題

日本腦炎 新疫苗少打2針 / 林明弘醫師

張貼日期
2018-02-20
張貼單位
小兒科
內  容

 日本腦炎盛行於亞洲,致病原是屬於「黃病毒科」的RNA病毒,主要在豬隻體內繁殖,經由病媒蚊叮咬而傳播給人類。台灣的病媒蚊為三斑家蚊與環紋家蚊,大多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喜歡於黃昏及黎明時在屋外活動、吸血。

 台灣日本腦炎的流行季節在每年5至10月,病例高峰出現於6、7月。患者大多無症狀,少部分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等症狀,嚴重者還會出現急性腦炎、精神、神經性後遺症,神經學後遺症的比率高達30-50%,更有3-30%的人可能死亡。

 自1955年起,台灣便將日本腦炎列為通報傳染病,1968年開始全面接種疫苗預防。近年來,由於疫苗的常規接種,台灣的兒童病例已顯著減少,都市化的生活環境也使自然感染率下降,但每年仍有約20至30名確定病例,今年截至目前共有19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新北市2例),其中以40歲以上成人居多。

 接種疫苗是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傳統的日本腦炎疫苗使用「中山株」病毒,在鼠腦組織中培養製成,為非活性疫苗。因為鼠腦疫苗接種後的不良反應較多、製造程序未標準化、且需要接種較多劑,所以近年來陸續發展出新型日本腦炎疫苗,包括活性減毒嵌合型疫苗(如巴斯德公司的細胞型日本腦炎活性減毒疫苗IMOJEV)、以Vero細胞培養的非活性疫苗(如國光生技公司的嘉沃日本腦炎疫苗JEVAL)等。

 疾病管制署自106年5月22日起,便以新型細胞培養製程的「活性減毒疫苗IMOJEV」取代鼠腦疫苗,提供幼兒公費施打。這種新型疫苗是以黃熱病病毒為載體,外表為日本腦炎病毒的兩種中和性抗原,不含免疫佐劑,且免疫效果優於鼠腦疫苗。年滿15個月大的幼兒接種第一劑,間隔12個月後接種第二劑,其後不必再追加疫苗,相較於傳統的日本腦炎疫苗,可以少挨兩針。成人也可自費接種一劑疫苗,不必再追加。

 不過,如果小朋友曾接種過傳統鼠腦疫苗,則需注意銜接方式:

1、曾經接種1劑鼠腦疫苗者:視為未曾接種日本腦炎疫苗。與鼠腦疫苗接種日間隔14天以上,先接種第一劑IMOJEV,間隔12個月後再追加一劑,其後不必追加疫苗。

2、曾經接種2劑鼠腦疫苗者:與最後一劑鼠腦疫苗接種日間隔至少12個月,再接種一劑IMOJEV,其後不必追加疫苗。

3、曾經接種3劑鼠腦疫苗者:與最後一劑鼠腦疫苗接種日間隔至少12個月、且滿五歲後追加接種一劑IMOJEV,其後不必追加疫苗。

 接種新型日本腦炎疫苗後,可能出現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少數人可能於接種後3-7天出現輕微或中度的全身無力、肌肉痛、易怒、食慾不振、發燒、頭痛等症狀,通常會在兩三天內恢復。至於嚴重過敏、昏睡或痙攣等症狀,則極為罕見。

 由於新疫苗為活性減毒疫苗,所以除了對疫苗成分曾有嚴重過敏反應者不能接種外,包括先天或後天免疫不全者、接受化學治療、使用超過14天高劑量全身性皮質類固醇者、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有免疫功能缺損者、孕婦及哺乳母親等,也都不能接種此疫苗,而應改接種非活性疫苗如JEVAL。

 若是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而使用高劑量全身性皮質類固醇超過14天者,則可於停藥28天後再接種疫苗。

 所有的非活性疫苗皆可與本疫苗同時接種於不同部位,或是分開接種、間隔時間不限;至於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水痘、黃熱病等活性減毒疫苗,也可與此疫苗同時接種於不同部位,或間隔28天以上再接種。此外,育齡婦女在接種後四週內宜避免懷孕;而曾輸血或注射含免疫球蛋白製劑者,需間隔一段時間後才能接種,以免影響效果。

 
︾開啟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