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 宗旨-主愛人 尊重生命
其他專科家庭醫學科
其他專科形象圖片
字體字級:  較小字體   預設字體   較大字體
::: 專家開講
::: 捷徑位置:首頁 >> 訊息專區 >> 專家開講
專家開講
 
專家開講內容
標  題

遠離口腔癌 檳榔麥擱哺啊! / 蔡秉芸醫師

張貼日期
2019-01-31
張貼單位
家庭醫學科
內  容

 口腔癌從民國八十年以來,一直高居惡性腫瘤的前十名,好發的年齡多集中在四十歲到六十歲之間的中壯年期,除了病人本身身心遭受巨大的影響,當家庭的經濟支柱倒下,連帶會拖垮整個家庭經濟社會功能。十個口腔癌患者中,八個以上有嚼檳榔的習慣,可見檳榔與口腔癌息息相關。長期嚼檳榔會引起口腔黏膜硬化、紅斑、白斑等口腔癌前病變,也能引發咽喉癌、食道癌,此外牙齒本身和牙周組織都會造成嚴重的破壞,不僅不雅觀,也因為缺牙,無法盡情享用食物,甚至可能出現營養不良的情形。研究也發現糖尿病與檳榔有關,不像坊間說的檳榔會降血糖。

 檳榔子俗稱「菁仔」,成分包含檳榔素和檳榔鹼,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於2003年證實檳榔子即為第一類致癌物質,也就是說檳榔子在不添加任何配料下就有致癌性,其添加物「荖花」同樣有致癌性。長期接觸「石灰」、「荖花」和「菁仔」合併的檳榔成分,再加上檳榔的粗纖維渣不斷地磨損刺激口腔黏膜,就很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病變。國內研究也發現,嚼檳榔加上抽菸、喝酒的行為,得到口腔癌的風險比沒有這些習慣的人高出123倍,不可不慎。
雖然吃檳榔能增加大腦的警覺度、全身溫度,促進交感神經興奮,但是如果使用過量就容易有心跳加速、氣喘和出汗的症狀。檳榔因不具成癮性物質,戒掉較不會引起身體不適的症狀,所以比戒菸、戒酒還容易。運輸業的司機很多都習慣藉檳榔提神,但檳榔的危害太大,只要有決心,配合一些替代方法,如改嚼清涼口香糖、轉移注意力等,相信可以成功。

 除了盡早戒掉壞習慣,自己更要提高警覺,注意口腔是否出現病兆,如黏膜顏色變化出現斑塊、超過兩週以上未癒合的口腔潰瘍、腫塊、張口不易、舌頭感覺或活動異常等現象,就要進一步去檢查。早期的病變不會痛,很容易被忽略。口腔癌在初期的治癒率達80%,中期下降到50%,末期更不到30%,而且重建手術範圍大,影響咀嚼和吞嚥,對日後生活品質的影響很大。定期篩檢和早期治療絕對是戰勝癌症的要素,但是預防勝於治療才是健康的不二法則,奉勸年輕人切勿輕易嘗試檳榔。國民健康署有提供三十歲以上有嚼檳榔、抽菸習慣的國人每兩年一次免費的口腔黏膜篩檢,民眾只要去一般診所或醫院的耳鼻喉科、家醫科,幾乎都可接受篩檢。

 
︾開啟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