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 宗旨-主愛人 尊重生命
其他專科小兒科
其他專科形象圖片
字體字級:  較小字體   預設字體   較大字體
::: 衛教資訊
::: 捷徑位置:首頁 >>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腸病毒知多少

張貼日期
2016-11-11
張貼單位
小兒科
內  容

  自1998年台灣爆發腸病毒大流行,席捲了78名幼童的生命,媒體天天報導腸病毒,頓時之間台灣陷入了一片恐慌與混亂,每年的三、四月,台灣漸漸進入炎熱的夏季氣候,也將是腸病毒活耀的季節。事實上,腸病毒感染很少出現嚴重的腹瀉症狀,它們所引起的症狀最主要是發燒、口腔潰瘍、皮疹與各式各樣的併發症,如無菌性腦膜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等。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A型、B型克沙奇病毒(coxackievirus A、B)、小兒麻痺病毒(polio virus)、伊科病毒(echo virus)與最後發現的腸病毒68到71型。此種病毒世界各地均有,常於夏季、初秋流行,可經由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糞便、飛沫等途徑傳染,腸病毒在呼吸道可以存在達三至四星期,在腸胃道則可以長達五至六星期或更久,所以一般認為腸病毒的傳染途徑中,以經由腸胃道排泄物傳染的途徑較為重要。

  腸病毒感染多發生於十歲以下之小孩,人群密集處,易發生流行。其潛伏期約為二至五天,大多數感染者,並無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極為輕微,而大部分病例過了幾天之後即會自然痊癒、典型症狀為口腔潰瘍、手掌、腳掌與臀部周圍出現小水泡(手足口病),可能合併發燒,病程為七至十天。有些患者則只出現高燒及口腔後部水泡,極少數個案,有可能發生無茵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肺炎、麻痺等併發症,尤其新生兒及小嬰兒感染者易發生敗血症及侵犯多種器官,死亡率很高;目前並無證據顯示腸病毒等致胎兒先天性畸形之可能,但孕婦仍須避免感染,以預防生產時傳染給新生兒。目前腸病毒中除小兒麻痺病毒外,沒有疫苗可供預防。

對於得到腸病毒感染的兒童,則應幫助他們做到以下「五多」:

※多喝水:冰的、涼的飲料都可以,只要小孩願意喝。
※多休息:運動量比較大的個人,其病情嚴重度有增加的現象,因此應讓小孩多休息。
※多洗手:所有人都要勤洗手,利用物理的摩擦作用,才能有效地移除腸病毒。
※多衛生:除了洗手以外,所有家人都要注意個人衛生習慣,最重要的是少去摸眼睛、鼻子、嘴巴,以免手上沾到腸病毒。
※多在家:少去公共場所,除了需要看醫師以外,應盡量待在家中,不只是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別人,也是讓小孩多休息。

                        感染管制護理師 趙白玫

(衛教文章僅為諮詢參考之用,無法取代實際的醫療行為;身體如有不適建議來院就醫治療。)

回瀏覽頁
 
︾開啟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