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 宗旨-主愛人 尊重生命
其他專科小兒科
其他專科形象圖片
字體字級:  較小字體   預設字體   較大字體
::: 衛教資訊
::: 捷徑位置:首頁 >>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沙門氏菌腸炎,夏日殺手

張貼日期
2016-11-12
張貼單位
小兒科
內  容

  隨著夏天來臨,兒科門診出現愈來愈多腹痛及腹瀉的小病號,其糞便常含有黏液、血絲,也常合併發燒症狀,經細菌培養證實為沙門氏菌腸炎,嚴重感染者需住院治療,家長千萬別小看沙門氏菌的威力!

  沙門氏菌可分兩大類:一類包括傷寒及副傷寒,皆屬法定傳染病,台灣今日雖較少見,但其病情嚴重,會造成持續高燒、腹痛及肝腫大等症狀。第二類『非傷寒沙門氏菌』較常見,主要引起腸炎,通稱沙門氏菌腸炎,多半會解血絲便。

  『非傷寒沙門氏菌』是國內細菌性腸炎的主因,多發生在抵抗力差的老人、五歲以下幼童。夏天為其好發季節,一般在吃入污染物後6到48小時出現症狀,如腹部絞痛、發燒及腹瀉,且糞便為深綠色、帶黏液及血絲;發燒多在三、四天內消退,腹瀉則一周內可改善,但須注意脫水、休克、敗血症、腸出血、壞死性腸炎、甚至腸穿孔等併發症。

  尤其,抵抗力弱的幼童,感染腸道的沙門氏菌易入侵血液,導致敗血症,甚至經血液感染其他器官,造成腦膜炎、肝膿瘍、骨髓炎等嚴重併發症。因此,若出現嚴重腹痛、血便,或發燒超過五天、腹瀉逾一星期,或有嗜睡、活動力減退、尿量減少等現象,都應儘速就醫。

  照顧細菌性腸炎病童,應在寶寶停止嘔吐後,補充電解質液,以免脫水,且不宜長時間禁食,否則會影響腸道營養,延長病程。但小孩若出現嚴重腹脹,或嘔吐物含黃綠色膽汁,則需暫時禁食,立即送醫,因為這可能是腸阻塞,甚至合併腸穿孔破裂的徵兆。

  一般而言,感染『非傷寒沙門氏菌』的幼童,在腹瀉改善後,糞便中會持續排出病菌,平均達一個多月,如果不當使用抗生素,或使用過強的止瀉藥,沙門氏菌停留體內可能更久,甚至會長期躲在病人的腸壁、膽道、泌尿道,成為慢性帶原者,不僅危害身邊家人,造成公共衛生的威脅,當病人體力變差或感染病毒時,也可能再度發病。

  『非傷寒沙門氏菌』經糞口接觸傳染,多半是因飲用未煮熟或被污染的食物、飲水而染病。這類病菌會寄生在人類以外的動物身上,包括家禽家畜及爬蟲類,特別要注意雞蛋的外殼可能被雞糞污染,如果買回的雞蛋未清洗就放入冰箱,可能污染其他食品。所以,喜歡吃生蛋或半熟蛋的人,將是感染沙門氏菌的高危險群;而家中的寵物烏龜也是可能的感染源。

  沙門氏菌腸炎雖可怕,卻可以預防。家長平常應多注意孩童的衛生習慣,養成用餐前、如廁後勤洗手的好習慣,避免未煮熟或不潔的食物飲水。如果出現疑似症狀,應立即找小兒科醫師協助,只要多留心,遠離沙門氏菌腸炎非難事!

                         小兒科 蕭正輝 醫師

(衛教文章僅為諮詢參考之用,無法取代實際的醫療行為;身體如有不適建議來院就醫治療。)

回瀏覽頁
 
︾開啟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