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 宗旨-主愛人 尊重生命
其他專科小兒科
其他專科形象圖片
字體字級:  較小字體   預設字體   較大字體
::: 專家開講
::: 捷徑位置:首頁 >> 訊息專區 >> 專家開講
專家開講
 
專家開講內容
標  題

小兒發燒 不會燒壞腦袋 / 賴融徵醫師

張貼日期
2019-04-03
張貼單位
小兒科
內  容

 小兒發燒是臨床上最常遇到、也是家長最擔憂的問題之一,甚至不少爸媽過度心急,動輒就往急診跑,其實沒有必要。只要多了解孩子發燒的原因、常見症狀、退燒方式及照顧方法,便可免於過度擔心,也避免奔波醫院、浪費醫療資源。

 所謂發燒,是指體溫大於等於38度。一般而言,兒童體溫會比成年人高,變異性也較大,這是因為小孩子的代謝率高,並且較容易興奮、活動力旺盛、散熱能力又相對差,所以一旦衣物穿太多、剛洗完熱水澡、天氣較熱、過度興奮、處在封閉室內、大量運動(喝奶)等,都可能使體溫升高。

 因此,家長若覺得孩子發燒,請先觀察並排除以上狀況,同時正確測量體溫;如果懷疑是假性體溫上升,可讓孩子安靜半小時至1小時後,再測量一次。

 測量體溫常用兩種方式,一是耳溫,測量時應注意耳溫槍在耳內的角度,1歲以下的孩子,耳朵先往後拉,再將耳溫槍置入耳內;1歲以上的孩子,則要把耳朵向上往後拉。另一種肛溫,是3個月以下嬰兒測量體溫的首選方法,因其耳溫與中心體溫的相關性不佳,且不易量測,而肛溫則和中心體溫接近。

 家長應注意,發燒只是症狀,不是病,重要的是找出發燒的原因。嬰幼兒最常見的發燒原因是病毒感染,占了九成,只有少部分是細菌感染及其他疾病引起。由於病毒沒有特效藥,也不需要用抗生素,大部分病毒感染的發燒在3-5天內孩子產生抗體之後,都會自然退燒。

 發燒意味著身體的免疫系統正在抵抗感染,是免疫系統運作的自然反應,因此發燒其實是一個好的過程;且溫度高低並不代表疾病嚴重度,孩子退燒後的活力好壞,才是疾病嚴重與否的重要指標,若只是輕微發燒且未對孩子造成影響,其實觀察更勝於退燒。

發燒除了體溫升高,還會伴隨一些常見情況:
1、熱痙攣:部分孩童在發燒時會有熱痙攣的現象,這是體溫上升太急太快所導致,為個人體質引起,最常發生於6個月到3歲之間的孩童,一般退燒即可,幾分鐘內的短時間痙攣,並不會造成傷害,切勿塞東西到口腔內。
2、畏寒發抖:人體對體溫的調節,是透過大腦的腦下垂體來控制。當體溫定位點上升時,四肢末梢皮膚血管會收縮並感到冷,而有手腳畏寒甚至發抖的現象,這是為了增加身體產熱,以達到定位點溫度;此時不建議使用物理退燒(退熱貼、冰枕等),因會延長產熱的過程,讓小孩更不舒服。只有因為衣物包裹太多、中暑等體溫過高情形,腦部體溫定位點正常而只是散熱失調,此時才可使用物理退燒法。
3、服用退燒藥依然熱度不減,或者體溫退了又再燒起來,甚至比之前更高,這都是可能發生的正常現象。
4、發燒時小孩懶洋洋、很不舒服,但退燒後又生龍活虎,這也是正常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傳統觀念中,發燒可能「燒壞」腦子,其實不然。發燒可能對腦部造成傷害的是腦炎或腦膜炎,而非發燒本身,所以當孩子的精神狀況與活動力異常低落時(如退燒後),請務必提高警覺。

 發燒的照顧,可多攝取水分,但不必強迫,少量多次即可。如果小孩手腳冰冷,可多穿衣物避免畏寒,冒汗時則穿少一點、幫助散熱。

 家長應注意,不需要輕易為小孩退燒。因為退燒的目的只是讓孩子舒服,一般而言,體溫達39度以上,孩子才會明顯不適,此時再退燒即可,但狀況因人而異。尤其當孩童睡得安穩時,勿將他吵起來強迫退燒!

 若使用退燒藥,口服選擇有Acetaminophen,每4-6小時可給藥一次;或是Ibuprofen,每6-8小時用
藥一次;每次用藥後要待1-2小時藥效才會發揮,約可降溫1至1.5度,也就是說,當燒到40度,服藥後降到39度,即是退燒。至於退燒塞劑,僅建議孩子嘔吐、無法口服藥物時用,切勿頻繁使用,以免造成肛門黏膜受損,甚至部分孩童可能因此腹瀉。

 
︾開啟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