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 宗旨-主愛人 尊重生命
內科系心臟內科
內科系形象圖片
字體字級:  較小字體   預設字體   較大字體
::: 專家開講
::: 捷徑位置:首頁 >> 訊息專區 >> 專家開講
專家開講
 
專家開講內容
標  題

低溫續命 病患死裡逃生/ 李欣儒醫師

張貼日期
2024-02-05
張貼單位
心臟內科
內  容

 到院前無呼吸心跳(OHCA)的原因相當多,例如心肌梗塞、腦出血、心律不整等,有些原因經過治療,患者便能立即改善,但有些時候,儘管醫師把病因處理好了,病患卻仍無法恢復意識,這也是臨床上最困難的部分。

 早在幾十年前,就有醫療人員發想:如果讓這類病人的體溫降低,減緩細胞的代謝,應該可以爭取一些修復時間,但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效果似乎有限。直到近年來科技發展,成熟的降溫控溫系統出現,這種治療又逐漸受到矚目,許多研究發現,「低溫療法」的確能有效增加病患甦醒的機率,醫界如今行之有年,健保也已通過給付給OHCA病患使用,造福更多垂危的病人。

 目前低溫治療給付對象主要為:心跳停止經復甦急救後意識仍不清者,但若是年齡過大、有末期疾病、血壓過低、腦出血病患則不適合。其原理如上所述:藉由降低體溫來減少細胞代謝、減少會造成腦細胞傷害的發炎物質產生、減少腦水腫等情況,進而增加腦細胞存活,以提升病患清醒的機率。不過,低體溫可能產生一些副作用,如:凝血功能異常、電解質異常、感染等,每個病人臨床情況也不相同,執行與否還是要和醫師詳細討論。

 69歲的陳先生,日前在家中突感不適、失去意識,家人立即通知119,救護員很快抵達,為他實行心肺復甦術,並在送醫途中偵測到心律不整、給予電擊,30分鐘後到了永和耕莘醫院急診室,隨即由醫護人員接手急救,幾分鐘後病人恢復呼吸、心跳,但卻依然昏迷不醒。

 在與家屬討論之後,決定為陳先生使用體外的低溫治療儀器,將他的體溫降至攝氏33-34度左右,維持24小時,來減少腦部的傷害,增加病患清醒機會。後來又發現,陳先生的心肌梗塞指數持續攀升,於是在回溫之後,醫師立即安排心導管手術,在其堵塞的左冠狀動脈放置支架,病患生命徵象才逐漸穩定。

 在低溫療法完成後五天左右,陳先生的意識逐漸清醒,可以移除呼吸器,也在住院兩週之後順利返家。永和耕莘醫院雖然只是地區醫院,仍引進低溫治療儀器,加強急重症救護治療的水準,搶救病人的生命之外,還要搶救病人的意識。

 
︾開啟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