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 宗旨-主愛人 尊重生命
其他專科骨科
其他專科形象圖片
字體字級:  較小字體   預設字體   較大字體
::: 衛教資訊
::: 捷徑位置:首頁 >> 訊息專區 >>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退化性關節炎 治療新選擇 / 羅逸帆醫師

張貼日期
2019-03-01
張貼單位
骨科
內  容

 近年來,愈來愈多人從事單車運動、馬拉松慢跑、勤跑健身房,使得膝關節退化的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其實,預防膝關節退化最好從年輕做起,平常應減少從事容易耗損膝關節的活動,避免膝蓋承受過大壓力。

 依照解剖學觀點,人類膝關節面可分為內踝關節面、外踝關節面及髕骨關節面三部分。大多數的退化性關節炎都是從內踝關節面先開始,如果病變只發生於單一關節面,而保守治療無效,就需考慮部分膝關節置換手術;當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存在兩個以上的關節面時,便只能選擇全膝置換手術。

 根據研究,台灣逾半數的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患者,在退化初期,都只需要更換部分關節。然而,傳統的部分膝關節置換手術,不少醫師受限於技術及經驗,並不擅長,往往會勸病患先吃止痛藥,待其他關節面也磨損,再進行全人工關節置換,這與國外將部分膝關節置換當作主要手術選項,大相逕庭。

 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必須移除幾乎整個膝蓋(包括近端脛骨、遠端股骨)、軟組織(涵蓋前後十字韌帶、半月軟骨),必要時還得置換髕骨關節面。由於破壞性大,病人多疼痛難耐,平均住院一星期,復健至少二至三個月,方能回復正常生活,所以對病人而言,通常是在沒有其他治療選擇時才考慮。

 目前,台灣已引進機器人關節置換術,搭配影像導航,可精準磨除受損的關節組織,同時保留韌帶軟組織、減少神經破壞,有助於提升臨床效果及病人滿意度,尤其用於部分膝關節置換手術,更具優勢。

 而要治療退化性關節炎,除了人工膝關節置換,也可使用膝關節鏡去除發炎物質,合併半月板修補、切除,或是軟骨刺激療法;對於無法手術、麻醉風險高的病患,在口服止痛藥、消炎針、增生療法之外,本院新引進的「射頻燒灼」阻斷膝蓋痛覺神經,止痛時間長、效果顯著,也是可行的選擇之一。

 對於疑似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應到骨科門診經醫師診斷,排除急症及感染等問題,並諮詢正確治療方式;同時搭配規律運動、體重控制,保持軟骨健康、增加關節周圍肌耐力,才能減低退化性關節炎的影響,提升生活品質。

 
︾開啟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