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 宗旨-主愛人 尊重生命
::: 字體字級:  較小字體   預設字體   較大字體
捷徑位置:首頁 >> 訊息專區 >> 衛教資訊
:::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黃金期復健 降低中風後遺症 / 陳品螢物理治療師

張貼日期
2018-02-20
張貼單位
復健科
內  容

 劉先生平日工作認真,生活簡樸,60歲退休正要好好享受人生,沒想到卻在3年後發生中風,由於家人太晚發現,一度生命垂危,幸好治療後恢復意識,但目前仍需每周進行2次物理與職能治療,以維持肌力和體能,增進生活品質。

 中風是指腦部血管阻塞或是出血,導致腦部組織受到傷害,不僅有生命危險,即使出院後也很容易留下後遺症,一般常見後遺症包括:意識不清與認知障礙、肌肉力量下降、感覺異常(如一直覺得手腳麻或沒有感覺)、語言障礙、有時伴隨吞嚥功能受損、顏面神經麻痺、大小便失禁、心理問題(如沮喪、易怒等)。

 若想將中風的後遺症減至最低,就必須把握兩個黃金時間。一個是中風後送醫治療的黃金3小時,另一個是3個月內的黃金復健治療時間。現在常用的中風評估方法FAST,只要發現身邊的人有以下情況:臉(Face)不對稱、單手(Arm)無法平舉、說話口語不清(Speech),就要立即送醫,把握黃金3小時(Time)。

 根據台北市統計,每一百位中風病人,平均有30人死亡,有70人存活,而存活者中15人可以完全康復,其餘的人都會有輕重不等的後遺症,因此一定要接受復健治療,以增加生活的自理能力,減少家屬的照護負擔。

 剛中風不久的住院病人,只要生命徵象已穩定超過24小時,即可在病房中開始復健,且越早開始越好。剛開始,可以先練習翻身與關節活動,物理治療師也會到床邊進行擺位與轉位的衛教。如果病人的體力穩定,還可進一步安排至醫院的復健部,接受物理治療與職能治療,若有需要,也會安排語言治療。

 在物理治療的過程中,主要針對病人的大動作、下肢功能、轉位(像是如何安全從輪椅移動到床上)、走路等,分別設立目標,給予運動治療項目。儘管把握時間復健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循序漸進,根據病人的情況開立運動項目,切勿過於心急,讓病人進行超過能力太多的活動,一方面容易使病人受傷,另一方面中風後的病人由於肌力不足與張力影響,也容易出現代償動作。

 即使病人逐漸恢復功能,甚至可以出院了,仍應注意讓病人循序減低張力,並練習正確的動作,增強軀幹與肌肉力量,再配合專業治療老師與醫護人員,如此必能幫助病人及早回到日常生活中,將中風後遺症減至最低。

 
︾開啟網站導覽